9月13日,江蘇省首次采用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開展電力直接交易,發電企業、電力用戶通過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提供的交易平臺,集中申報電量、電價,根據競價規則達成交易。
此次交易發電企業申報電量達到66.5億千瓦時,電力用戶申報電量64.81億千瓦時,實際成交電量50億千瓦時,達成交易合同71筆,成交規模創下平臺集中交易、邊際出清方式的全國之最。
本期電力急先鋒帶你走進江蘇。
延伸閱讀:
《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附全文)
【詳情一覽】
兩小時競價,69家用戶和電廠參與,成交電量50億千瓦時,節省成本1.075億元……這組數據基本勾勒出9月13日我省首次采用集中競價方式進行的電力交易的特性,而這次交易成交規模也創下平臺集中交易、邊際出清方式的全國之最。
13日上午,省經信委、省能監辦、電力交易中心、兩家用戶和兩家電力企業代表早早來到設在江蘇電力交易中心二樓的開標室。9時整報價開始,省內53家電力用戶、16家發電企業紛紛申報各自電量、電價,期間有的企業不時修改報價。11時整申報結束。省經信委、省能監辦、電力交易中心三方分別輸入密碼,競標結果隨之揭開面紗:購方成交41家,賣方成交12家;成交71筆,成交電量50億千瓦時,均價每千瓦時降低0.0215元。其中12家用戶、4家電力企業競標無效。一片掌聲中,省經信委有關人士表示,這個結果符合各方意愿,說明買賣雙方報價都很理性。
此次交易通過集中交易、邊際出清方式形成最終價格。"用電企業希望的讓價,從高到低形成一個曲線,發電企業可讓的價格,從低到高也形成一個曲線,兩條曲線逐漸逼近,交易逐筆達成,曲線邊緣接近或交匯處的價格,就是本次交易的成交價。"江蘇能源監管辦人士解釋,集中競價交易有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按此次交易江蘇電力用戶購電價格平均降低0.0215元/千瓦時計算,累計降低購電成本1.075億元。
"以往雙邊協商的電力交易方式就像市場買菜,面對面砍價,最終的成交價格沒有參考,現在大家一起買,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南京中電熊貓集團廠長李廣圣說,此次電力交易公司購買到1.4億千瓦時電量,一下省了近300萬元。
"對于發電用戶等市場主體來說,參與市場化交易還是個新鮮事,大家都不熟悉。"江蘇省經信委電力能源處處長吳雷說。據介紹,此前江蘇省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之間的交易都是以面對面的雙邊協商的方式進行,效率低下。而本次采用交易平臺集中競價交易方式,交易雙方只需要在平臺上各自申報交易需求,便可以在短時間內,根據規則匹配后達成交易。
此次交易包括公告發布、交易申報、交易出清、安全校核、結果發布等環節,省內53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優質電力用戶以及16家擁有大容量高效環保機組的發電企業參加。發電企業中擁有100萬千瓦和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60萬千瓦級超超臨界機組可參與本次交易,電力用戶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已通過審核公示并參與了雙邊協商交易的用戶,用電電壓等級在110千伏及以上,年用電量在兩億千瓦時規模以上。
"用電企業希望的讓價,從高到低形成一個曲線,發電企業可以讓的價格,從低到高也形成一個曲線,兩條曲線逐漸逼近,交易逐筆達成,曲線邊緣接近或交匯處的價格,就是本次交易的成交價格。"江蘇能源監管辦市場監管處處長季剛勇說。
此次交易,讓企業用電成本有效降低。交易數據顯示,此次電力交易江蘇電力用戶購電價格平均降低0.0215元/千瓦時,降低購電成本1.075億元。
"以往雙邊協商的電力交易方式就像市場買菜,面對面砍價,最終的成交價格沒有參考,現在不一樣了,大家一起買,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心理有底了。"昆山龍騰光電公司副總經理楊能昌說。此次電力交易,該公司申購了5300萬度電量,最終全部交易,一下子省了114萬元。
"據介紹,江蘇如此大規模的開展平臺集中競價、邊際出清的模式,在國內尚屬首次,可以有效地檢驗交易規則和交易平臺,并提升市場主體支持改革、參與市場的積極性。"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迎春說。
江蘇電力直接交易自2012年開始。2016年4月份,根據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的決策部署,按照依托電網企業組建相對獨立交易機構的要求,結合江蘇發展實際,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這是江蘇落實中央重大改革部署,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關鍵性一步,對于加快電力市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平臺集中交易前,2016年江蘇電力直接交易達534億千瓦時,參與直接交易的用戶達到1012家,覆蓋全省多家大型工業企業、戰略新興和高新技術企業。用戶側平均降價2.6分/千瓦時,節約購電成本約14億元,有力推進了江蘇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釋放了改革紅利。
為做好此次集中競價交易工作,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持續完善交易平臺相關功能,及時完成全部準入用戶在交易平臺的注冊建檔工作,配置了計劃、交易、結算單元、結算公式等,有效保證了江蘇直接交易的順利開展;同時,著眼市場主體需求,研究編制直接交易操作指南、電力交易平臺操作說明等,超前做好市場主體平臺應用培訓,方便用戶迅速掌握直接交易各環節操作流程。
延伸閱讀:
電力急先鋒:江蘇擬年內開展電力競價交易 靜待售電側放開
"江蘇能源監管辦會同省經信委、省物價局印發了《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明確了交易組織、交易出清、交易執行、交易結算、交易監管等事項。特別對電力交易監管如濫用市場力操縱市場、交易電量違約等違規行為處理都作了詳細的規定。這清晰的釋放出一個信號,就是市場化交易在尊重市場行為的同時,必須按規則行事,交易各方務必要學會尊重規則,自覺遵守規則",季剛勇介紹說。
"本次交易充分體現了交易平臺公開透明、規范高效的優勢,極大的方便了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達成交易過程,簡化了交易各環節流程;同時全程以公開透明的方式運作,規范了電力直接交易各方的市場行為,培養了市場主體主動參與電力市場競爭的習慣,為江蘇電力市場化改革豐富成果、積累經驗,是江蘇電力市場化建設邁出的堅實一步。"吳雷說。(來源:央廣網)
【政策推動】
1.《關于開展2016年進一步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江蘇省能監辦發布《關于開展2016年進一步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表示江蘇省直接交易電量規模擬由220億千瓦時擴大到550億千瓦時以上,新增直接交易電量330億千瓦時以上。2016年新增直接交易采取保持電網購銷差價不變的方式執行。原來的220億千瓦時電量仍按原合同繼續執行。
具體內容如下:
關于開展2016年進一步擴大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
各市經信委,省電力公司,各發電集團江蘇公司,省國信集團,各有關電廠:
展發電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試點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推電力市場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穩增長、調結構的有效措施。經與有關部門研究,并經省政府同意,決定進一步擴大江蘇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規模,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江蘇省直接交易電量規模擬由220億千瓦時擴大到550億千瓦時以上,新增直接交易電量330億千瓦時以上,其中第一階段雙邊協商規模為300億千瓦時,第二階段集中競價交易工作另行專項部署。2016年新增直接交易采取保持電網購銷差價不變的方式執行。原來的220億千瓦時電量仍按原合同繼續執行。
二、全省30萬千瓦以上燃煤機組容量為6442萬千瓦,各發電企業可參與直接交易的電量為本單位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容量占全省總容量的比例乘以新增直接交易電量,最多不超過容量占比的5%。(即各發電企業直接交易電量的上限為: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容量×300/6442×1.05)
三、為增強市場主體競爭意識,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全省電力用戶申請電量按照總量400億千瓦時上報,根據各市2015年的全社會用電量占比初步分配(見附件1),成交電量取決于用戶與發電企業協商情況,如意向電量超過300億千瓦時,則將發電企業協商電量等比例壓縮至300億千瓦時。新增直接交易電量既可以滿足已參與試點企業的需求,也可以用于新申請用戶。請各市按照《關于組織申報參與電力直接交易擴大試點用戶的通知》(經信電力[2014]297號)要求,做好用戶的組織申報和初審工作,于3月22日前將電力直接交易試點用戶匯總表(附件2)和新增推薦企業申報材料上報省經信委、江蘇能監辦。
四、組織工作安排:(1)省經信委會同江蘇能監辦、省物價局組織有關行業專家對各市上報的電力用戶進行審查,確定準入用戶名單并于網站公示。(2)通過公示的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就交易電量和交易價格進行雙邊協商并簽訂交易意向書,各市經信委和各發電企業匯總交易意向書上報省經信委、江蘇能監辦。(3)省有關部門對上報的直接交易意向電量進行審核和安全校核,確定各交易主體的新增直接交易電量。(4)電力用戶、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于4月底之前完成直接交易合同的簽訂工作。
省經信委江蘇能源監管辦省物價局
2016年3月11日
2.《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
為進一步推進江蘇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工作,充分引入競爭,豐富交易手段,近日,江蘇能源監管辦會同省經信委、省物價局聯合印發了《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
該規則共分七章三十四條,對交易組織、交易出清、交易執行、交易結算、交易監管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規定,具有較強的方向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江蘇自2012年起開展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工作,經過四次擴圍,2016年直接交易雙邊協商規模已達到535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10.46%,年減輕工業企業負擔12億元以上,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但仍存在交易模式單一,行政干預過多等問題。該規則的出臺,將通過交易平臺方式,組織電力用戶、發電企業等開展年度、季度、月度等集中競價交易,按照"價格優先、容量優先、時間優先"原則確定成交順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實現電能交易的公開、公平、公正,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推進江蘇電力市場建設工作的開展。
根據工作計劃,江蘇將在迎峰度夏后適時開展電力直接交易平臺集中競價試點工作。
詳情點擊:
《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附全文)
【江蘇成全國第二個開展電力競價交易省份】
日前,江蘇能源監管辦會同江蘇省經信委、物價局聯合印發了《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根據《規則》,江蘇省將組織電力用戶、發電企業等開展集中競價交易,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相關負責人透露,江蘇省迎峰度夏任務結束后,相關交易平臺的集中競價試點將陸續展開,屆時,江蘇省將成為繼廣東省之后,全國第二個開展電力競價交易的省份。
2015年,江蘇省全社會用電量達到5114萬千瓦時,今年電力直接交易規模達到535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0.46%,減輕工業企業用電負擔每年超過12億元。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集中競價交易規則的出臺,標志著江蘇省電改繼續大步向前邁進。
8月16日上午,廣東省電力交易中心完成了今年第6輪集中競爭交易,最終結算平均價差為-43.38厘/千瓦時。按照全網總成交電量35.5億千瓦時計算,此輪交易共釋放電改紅利約1.5億元,售電公司共計競得電量26.93億千瓦時,占總成交量比重76%。相比7月份第5輪交易情況,本輪電力競價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比增加8.9億千瓦時,售電公司共計競得電量26.93億千瓦時,占總成交量比重76%。
有了廣東前6輪的競價經驗,江蘇省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整體沿襲了廣東的交易模式?!兑巹t》要求,江蘇省經信委、江蘇能源監管辦根據年度直接交易電量總量確定集中競價電量規模、電力用戶及發電企業申報電量上限,由電力交易平臺發布。集中競價交易采用交易雙方分別申報交易電量和價差的形式,按照"價格優先、容量優先、時間優先"原則確定成交。發電企業申報上網價差時,以參加直接交易的機組上網電價為基準,電力用戶以自身執行的目錄電度電價為基準。
交易規則方面,《規則》在報價排序上同樣采用"價格優先原則",對發電企業申報價差由低到高排序,電力用戶申報價差由高到低排序。最低價差的發電企業與最高價差的用戶匹配,依次類推直至匹配電量達到公布的集中競價交易電量規?;蛘咭环娇沙山坏碾娏咳科ヅ渫?。成交價差為配對雙方價差的算術平均值。
然而,在交易出清方式上,《規則》中相關內容與廣東省現行的出清方式有所不同。一方面,《規則》取消了廣東省實行的價差返還機制,成交均價直接等于用戶與電廠報價的算術平均值。另一方面,《規則》在采取廣東省現行高低匹配價差對出清方式的同時,引入了邊際統一出清方式,兩種形式共同使用,交易所每月公布兩種出清形式所占比重。
中電聯規劃發展部張衛東曾撰文指出,高低匹配差價對出清方式會在一次集中競價交易中形成數量巨大、成交價格不一的子交易,使得集中競價交易的信息公開難度增加,交易參與方之間的無效博弈增大,可能影響交易平臺的公平、公正。上述人士稱,江蘇省《規定》將兩種方式相結合,二者的差異會在交易試點中逐漸顯現,使其他試點區域在交易規則的制定與管理上得以有所參考,少走彎路。
有電力行業分析師表示,近期內電改相關文件發布,包括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輸配電價改革、京津唐直接交易規則以及此次的江蘇省競價交易規則,可以感受到各地電改正在穩步推進。作為2015年全國GDP排名最靠前的兩個省份,廣東與江蘇地區推進集中競價交易試點,對當地大工商業用戶減負明顯,并將為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提供寶貴經驗。(來源:中國能源報)
【回顧江蘇直購電】
江蘇是全國首批開展電力直接交易試點的省份之一,于2012年3月1日正式開始直接交易試點,共有8家電力用戶和8家發電企業參與直接交易試點。
2013年試點完成交易電量12.83億千瓦時,用戶到戶電價比現行目錄電價降低約2.6分/千瓦時,全年減少電費支出約3400萬元。
2014年5月12日,2014年度江蘇電力直接交易擴大試點用戶申報工作正式啟動,交易規模擴大到95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江蘇省經信委、能監辦、物價局制定了《江蘇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暫行辦法》和《江蘇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擴大試點工作方案》。
《江蘇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暫行辦法》規定,電力用戶的準入條件為用電電壓等級在110千伏及以上的大型工業企業,并逐步擴大到10千伏工業用戶;發電企業的準入條件為單機容量在6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企業。直接交易采取雙邊協商或交易平臺競價兩種模式進行,先期暫定采取雙邊協商的模式,由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自主尋找交易對象,自主協商達成交易意向。
《江蘇省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擴大試點工作方案》規定,年度直接交易電量規模暫按全社會用電量(扣除燃氣機組發電量)的2%安排,今后根據用電量的增長逐年遞增。2014年安排95億千瓦時(其中包含已實施的直接交易電量13.16億千瓦時)。
延伸閱讀:
《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附全文)
電力急先鋒:江蘇擬年內開展電力競價交易 靜待售電側放開
2014年12月10日,江蘇能監辦下發《關于做好2015年度電力直接交易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指出2015年簽訂的年交易電量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為2015年上半年交易電量,按省下達的年度交易電量扣除2014年下半年已完成交易電量的剩余電量計算,交易價格按2014年簽訂的合同價格不變;另一部分為2015年下半年電量,按2014年下半年的交易電量計算,交易價格由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自主協商確定。
【延伸: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揭牌】
4月18日上午,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南京舉行。這是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落實中央深化電力體制改革部署,推動構建有效競爭的江蘇電力市場實施的重大舉措。該公司是華東地區首家成立的電力交易中心,也是全國首個大型省級受端電網交易中心。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江蘇監管辦公室、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共同為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揭牌。
江蘇是經濟大省、用能大省,各類電力交易總量均位于全國前列。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成立,有利于促進江蘇電力市場公平交易,推動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江蘇電力和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
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后,在業務上與電網企業其他業務分開,在財務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運營上按照政府批準的章程和市場規則提供交易服務,將有力促進江蘇電力市場化改革進程,有效釋放改革紅利。同時,將為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等市場主體搭建流程規范、運作透明、功能完善、便于監管的交易平臺,提供公平高效的優質服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滿足全省日益增長的電力交易需求。
當前,江蘇正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著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成立將為加快江蘇產業升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構建有效競爭的江蘇電力市場體系提供組織保障和技術支撐,為創建強富美高的新江蘇貢獻一份力量。
江蘇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后,將不斷完善運行模式、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主動接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市場主體合法利益,讓政府放心、讓客戶滿意。
江蘇省政府、省經信委、江蘇能源監管辦有關領導,發電集團、重要電力客戶有關負責人,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等參加揭牌儀式。
延伸閱讀:
《江蘇省電力集中競價交易規則(試行)》(附全文)
電力急先鋒:江蘇擬年內開展電力競價交易 靜待售電側放開
【政策大爆發 售電如何突出重圍】售電一周要聞(0905-0909)
售電每日要聞-2016.09.13